在一个内卷不断、贸易威胁又至的中国情境中,202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启迪当下的难得机会。
无论是“创造性破坏”还是“竞争与创新倒U形关系”,三位学者找到了时代经济发展的痛点,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中国经济反内卷的锚点。
竞争何时异化为无休止的内卷,被“困在系统里”的何止骑手,“无利润的繁荣”让好企业坏企业都在熬,说好的创新为何成了奢侈品……
三位获奖学者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也在回答这些问题,提醒人们重新理解竞争、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
竞争与创新并非线性,而是存在黄金平衡点。通俗来说,“竞争是个好东西”并非绝对,既取决于企业竞争过程的激烈程度,也被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左右。
好的竞争状态不是你死我活,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位居中间。恰好激烈到让垄断者有危机感,让竞争者有存在感。
当经济是追赶型、学习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一直是帕累托改进的状态,然而经济是成熟型、领先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就不再绝对。
聚焦到当下,以新能源车、光伏、电商等行业为例,它们都是成熟、领先型的经济代表,一旦被锁定在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存量争夺中,卷低价只能走一条越走越窄的路。
竞争也有阈值,有属于自己的时、度、效。极度竞争会带来恶性内卷,困于同质化低水平旋涡,会陷入新形态的“马尔萨斯陷阱”。
面对弥漫在众多行业的低质竞争,反内卷带来的持续焦虑,实现突破性创新是诺奖开出的一剂药方。
创新不易。之所以“奢侈”,在于创新过程对制度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获奖者莫基尔的核心贡献就是揭示了有效的技术创新背后,是知识启蒙与制度保障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
这个创新生态系统,高度依赖强大的法律储备、制度规范、营商环境构建,激励更多的人去做“0到1”的事情,开辟新赛道彻底跳出存量博弈,而不是沉迷于“1到N”的汗水型经济,拼得你死我活。
传统行业的重复布局,一些新兴行业也陷入牺牲利润换取规模的恶性循环,不仅是一种可怕的恶魔交易,还是一种危险的短期主义。
而创新,才是长期主义的利剑。
供给创造需求,技术、知识及制度创新催生新产品,新产品创造新需求与新市场。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让供给和需求更好地适配和循环,将更有利于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生成拔尖的竞争力,让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微观的个体,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在充满迷雾的世界里,照见清晰的发展路径。
正如,诺奖验证了历史与现实。增长,应该是一场场恰到好处的竞争挑战赛,衔接一场场无休止的创新接力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发力清洁能源德国太阳能发电量创纪录
据美国媒体5月29日报道,德国太阳能发电能力27日创纪录。总部位...
打破“旱涝保收”成规银行理财首现“赚钱才收管理费
无论产品盈亏,投资者都要付管理费,这样的银行理财固定收费模式正在...
微软申请在虚拟空间中固定键盘位置专利,可为下一代
,微软公司近日公布了一项名为“Intelligentkeyboa...
菲仕兰在荷兰开设新工厂 提升乳铁蛋白产能
近日,据外媒报道,菲仕兰在荷兰开设了一家生产乳铁蛋白的新工厂来满...
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微增6%,格力钛新能源亏
4月28日晚,格力电器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
在比亚迪汉DM上看大场面才过瘾 购买自主中高端B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