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兰州国际传播交流宣传周期间,来自加拿大、爱尔兰、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融合采访团走进位于兰州市皋兰县的标杆企业甘肃泛植制药,实地探寻这家县域企业如何以甘草为媒、靠科技创新,从“小作坊”成长为全球甘草提取物领域“领头羊”的蜕变之路。
甘肃泛植制药从1995年靠粗加工起步,到如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甘草提取物加工出口基地,它用“一根甘草”的蜕变,书写了县域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故事。
走进泛植制药的生产车间,10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其中甘草酸单铵盐、甘草次酸生产线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很难想象,这家如今能把产品卖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2.5亿元的企业,早期也曾面临“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困境。转折点始于2006年,企业跳出“原料粗加工”的传统路径,一头扎进产学研合作,不仅建成标准化实验室,还联合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6家院校,组建起由7位博导专家带队的创新团队。
最让人惊叹的,是它攻克光甘草定提取难题的过程。这种在光果甘草中含量仅0.1%~0.2%的成分,曾因传统工艺“1000公斤原料仅得1公斤产品”,被国外企业以15万元/公斤的高价垄断。泛植制药耗时3年攻关,靠定向纯化技术实现90%纯度量产,不仅把单产年产值做到1.5亿元,更让光甘草定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彻底打破国外垄断。如今,企业科研经费占比稳定在营收4%,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手握12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拿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绿色工厂等荣誉。
在皋兰县的支持下,泛植制药的“甘草版图”越做越大。上游,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加工基地、规划种植园,破解原料难题;下游,在上海、广州及中亚设子公司,让60%以上产品远销美、日、欧;就连提取剩余的甘草纤维,也被加工成育苗基质肥料,实现资源100%利用。70%的生产工人来自皋兰本地,既解决了就业,又让技术红利扎根县域。
从“小作坊”到“全球标杆”,泛植制药的故事证明:县域企业无需盲目追逐新兴产业,立足本地资源、找准创新方向,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甘草,也能靠科创翅膀飞向全球大市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发力清洁能源德国太阳能发电量创纪录
据美国媒体5月29日报道,德国太阳能发电能力27日创纪录。总部位...
打破“旱涝保收”成规银行理财首现“赚钱才收管理费
无论产品盈亏,投资者都要付管理费,这样的银行理财固定收费模式正在...
微软申请在虚拟空间中固定键盘位置专利,可为下一代
,微软公司近日公布了一项名为“Intelligentkeyboa...
菲仕兰在荷兰开设新工厂 提升乳铁蛋白产能
近日,据外媒报道,菲仕兰在荷兰开设了一家生产乳铁蛋白的新工厂来满...
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微增6%,格力钛新能源亏
4月28日晚,格力电器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
在比亚迪汉DM上看大场面才过瘾 购买自主中高端B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